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食物發黴的情況,尤其像是蘿蔔糕、年糕這樣的傳統美食。然而,食物一旦發黴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飲食上我們必須特別注意。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辨識食物發黴、為何不能吃發黴的蘿蔔糕、年糕,以及發黴部分不能吃的危害,並分享應該如何處理發黴的食物以及如何有效儲存蘿蔔糕、年糕等食品。
如何辨識食物發黴?
食物發黴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儲存不當、溫濕度過高、環境不乾淨等等,但是有些食物即使發黴了,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太大的傷害,只要將發黴部分切除,剩下的部分還是可以吃的。但是也有一些食物一旦發黴就絕對不能吃,像是蘿蔔糕、年糕、麵包等等,這些食物一旦發黴就會產生黴菌毒素,吃下肚之後可能會引起中毒。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辨識食物是否發黴,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危險。那麼該如何辨識食物是否發黴呢?
1. 用眼睛看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用肉眼去觀察食物是否有發黴的情況,但是有些食物在表面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卻已經開始發黴了。像是蘋果、番茄、香蕉等這類水果,在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只有一點點斑點或者凹陷,但是裡面卻已經開始腐爛了。
所以我們在購買這類水果時,可以先用手指頭輕輕地按壓水果的表面,如果感覺到表面比較軟或者有點凹陷的話就代表水果已經開始變質了。另外像是豆芽菜、青菜類等這類蔬菜,在購買時可以多看幾眼它們的根部是否有白色絲狀物長出來,如果有長出來就代表它們已經開始發芽了。
2. 用嗅覺聞
除了用眼睛觀察外,我們也可以用嗅覺去聞食物是否有異味。像是牛奶、豆漿、優格等這類乳製品,在賞味期限內如果沒有開啟過都應該還可以喝;但如果在賞味期限內開啟後聞到一股酸臭味或者異味就代表它已經變質了。
另外像是雞肉、豬肉、牛肉等這類生肉,在賣場買回家後如果沒有馬上處理掉都應該還可以吃;但如果放久了聞到一股怪味或者血腥味就代表它已經變壞了。
3. 用觸覺摸
除了用眼睛和嗅覺外,我們也可以用觸覺去摸食物是否還能吃。像是餐包、饅頭等這類麵包,在賣場買回家後如果沒有放太久都應該還可以吃;但如果放久了摸起來感覺到比較硬或者乾巴巴就代表它已經變質了。
為何不能吃發黴的蘿蔔糕、年糕?
蘿蔔糕、年糕是臺灣非常受歡迎的傳統小吃,不過這兩種食物都屬於濕潤的食材,因此在儲存上就相對比較困難,一旦發黴就會變得非常危險。當蘿蔔糕、年糕開始發黴時,通常會有一些人會將表面的黴黴刮掉,認為這樣就可以吃了,但事實上這樣做並沒有辦法避免黴菌的危害。因為黴菌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出一些有毒的代謝物質,如果將發黴的部分刮掉再食用,那麼這些有毒物質就會被帶入體內,對人體造成傷害。
發黴部分不能吃的危害
發黴的食物中,會產生一種叫做「黴菌」的微生物,黴菌會釋放出一種叫做「黴毒」的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在人體內累積,導致中樞神經、肝腎、消化系統等器官受損,甚至引發癌症。
不過,有些食物即使發黴了也還是可以吃的,像是乳酪、醬油、醬蒜等發黴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就已經加入了黴菌,所以即使發黴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是新鮮食材或是沒有經過加工的食品,最好還是不要吃。
應該如何處理發黴的食物?
食物發黴後,如果只是表面有一點點,可以用刷子或者濕布沾醋擦拭,但是如果發黴的地方很大塊,就不要再嘗試清理了,因為食物表面看似只有一點點發黴,但是實際上內部已經被病菌滲透了。
如果你不小心吃下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腹瀉、嘔吐等症狀,甚至更嚴重的話還會引起中毒。因此當你發現食物表面有任何異常時,最好都不要再使用它們。
如何有效儲存蘿蔔糕、年糕等食品?
蘿蔔糕、年糕等食品儲存的關鍵在於防潮,因此在儲存時,應該選擇乾燥、通風的地方,並且盡量遠離陽光直射處。如果是購買回家後要儲存,可以將食品放入密封袋中,並且在冰箱中冷凍儲存。如果是自己製作的蘿蔔糕、年糕等食品,則可以將它們切塊後分裝入密封袋中,每次取用時只需要取出一小部分即可。
在日常飲食中,對於食物的新鮮度與衛生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食物一旦發黴,代表已經受到細菌或黴菌的汙染,食用後可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嚴重後果。因此,千萬別碰!當看到蘿蔔糕、年糕表面冒出異狀時,應該立即丟棄,切勿冒險進食。同時,在日常飲食中也應該注意儲存方式,確保食材保持新鮮,避免食物的變質和發黴,從而守護我們的健康。
免責聲明
健康知匯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