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人們對於飲食的重視不斷提升,但吃過一頓豐盛大餐後卻總是擔心馬上變胖?為什麼大餐後一下子胖起來?揭秘鈉水腫的形成機制讓我們更瞭解胖的原因,進而針對性地調整飲食習慣,拒絕虛胖。本文將介紹20款高鉀水果,這些水果是擺脫虛胖的好幫手,教你如何在飲食中增加高鉀水果的攝入,從而實珱健康飲食,從擺脫虛胖開始。
為什麼吃完大餐會一下子胖起來?
大餐通常都是高熱量、高油脂、高鈉,甚至還有高糖的食物,這些都是讓人一下子胖起來的元兇。如果你平常的飲食習慣就是以這些食物為主,那麼你的身體就會變成一個儲存脂肪的機器,不僅容易發胖,還會有很多健康問題出現。
另外,大餐中通常都會有很多調味料或新增物,像是味精、色素等等,這些東西對於身體來說都是負擔,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身體負擔過重。
揭秘鈉水腫的形成機制
鈉水腫是因為體內鈉離子濃度過高,導致水分無法正常排出體外,而在組織間隙中積聚,形成水腫現象。鈉離子是一種陽離子,會吸引陰離子,而人體中的陰離子主要是氯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所以當鈉離子濃度過高時,身體就會產生一種「吸水」的現象。
如果你曾經吃過太多鹹食或者喝下太多含糖飲料,就會發現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整個人都變得腫腫的。這就是因為你攝取了大量的鈉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導致身體產生了「吸水」的現象。而這些多餘的水分就會在組織間隙中積聚,形成水腫。
20款高鉀水果讓你輕鬆擺脫虛胖
高鉀水果是指每100g水果中鉀含量超過100mg的水果,而鉀元素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幫助人體維持正常的心臟跳動、肌肉收縮、神經傳導和保持酸鹼平衡。此外,鉀元素還能夠幫助人體排除多餘的水分,減少水腫的產生,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容易浮腫或是虛胖的人,那麼多吃高鉀水果絕對能夠幫助你改善這些問題。
如何在飲食中增加高鉀水果的攝入?
在飲食中增加高鉀水果的攝入,其實非常簡單,只要你能夠掌握以下的小撇步,就能夠輕鬆地讓你的飲食中多攝取高鉀水果:
1. 每天至少吃一份水果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的《蔬菜、水果攝取量建議》顯示,每天至少應該攝取2份蔬菜、2份水果,而一份水果約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因此,如果你每天都能吃到一份水果,那麼你就已經達到基本的攝取量。
2. 選擇高鉀水果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增加高鉀水果的攝入,那麼在選擇水果時就可以多考慮一下它的鉀含量。像是:香蕉、奇異果、橘子、芭樂等等都是高鉀水果,只要你能夠多吃這些水果,就能夠讓你的飲食中更容易多攝取高鉀。
3. 選擇新鮮或冷凍水果
新鮮或冷凍水果相對於罐頭或是加工過後的水果來說,它們的營養價值會更高。因此,在選擇高鉀水果時,儘量選擇新鮮或冷凍的水果,這樣才能確保你真正吃到足夠的營養。
健康飲食,從擺脫虛胖開始
健康飲食,從擺脫虛胖開始,這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也是現代人最需要了解的一個觀念。為什麼呢?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與運動量都有很大的改變,我們吃進去的熱量比起消耗的熱量要多出很多,所以虛胖體質就成了現代人最大的問題。
那什麼是虛胖體質呢?其實就是你看起來並不會很胖,但是體重卻遠遠超出你想要的數字。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女性本來就比較容易長肉,再加上現代人對於美麗的定義不斷改變,所以許多女性都會想要減肥。
但是減肥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女性都會選擇極端減肥法或者節食減肥法,這些方法雖然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看起來變得更苗條,但是卻無法長久保持下去。而且當你停止節食或者極端減肥法之後,你的體重就會像彈簧一樣反彈回來。
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可以長久保持並且可以幫助我們擺脫虛胖體質的方法。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健康飲食呢?
1. 選擇低GI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每天必須攝取到的三大營養素之一,在碳水化合物中又分為高GI指數跟低GI指數。高GI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迅速上升並且迅速下降,這樣會造成我們覺得非常容易餓。
而低GI指數則相反,它會讓血糖持續穩定地上升並且下降,這樣就不容易產生飢餓感。所以如果你想要健康飲食、減少虛胖體質產生,那你就必須要選擇低GI指數的碳水化合物。
2. 適量攝取脂肪
脂肪也是我們每天必須攝取到三大營養素之一,在脂肪中又分為好壞脂肪。好壞脂肪跟碳水化合物中的高低GI指數有點類似,在脂肪中也分別有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等等。
如果你想要健康飲食、減少虛胖體質產生,那你就必須要避免攝取反式脂肪。因為反式脂肪對於人體來說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東西,在歐美國家甚至已經開始禁止使用反式脂肪了。
3. 適量攝取蛋白質
最後一種三大營養素就是蛋白質了,在現代人身上通常都會缺乏這一種三大營養素。因此如果你想要健康飲食、減少虛胖體質產生,那你就必須要多攝取一些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擁有健康的體態不僅是追求美麗的表現,更是為了身心健康。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高鉀水果的攝入量,我們可以預防虛胖問題的發生。正確的飲食觀念和營養攝入將為我們帶來更多健康和活力,因此讓我們從擺脫虛胖開始,迎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免責聲明
健康知匯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