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糖尿病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人們對糖的攝取量和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充滿疑惑,究竟哪一種糖吃得愈多愈不易得糖尿病?探究這個議題不僅需要深入瞭解糖對身體的影響複雜性,更需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揭開這個謎團,帶您探索糖和糖尿病之間的關係,並分享飲食上的健康建議。
糖對身體影響的複雜性
糖對身體的影響,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因為糖分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會牽涉到很多不同的器官與機制,像是:
- 胰島素的分泌
- 肝臟的糖原合成
- 脂肪細胞的葡萄糖吸收
- 大腦對於血糖濃度的感知
這些機制都會影響到人體對於血糖濃度的控制,而這些控制失常時,就會讓人體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研究發現:這種糖攝取量與糖尿病風險負相關
研究發現:這種糖攝取量與糖尿病風險負相關,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攝取的糖分越多,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會越低。不過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怪怪的,因為我們一般人都會認為吃太多甜食才會得到糖尿病,但是根據最新的一項大規模的人體實驗,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這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所發表的人體實驗,共有約1.2萬名參與者,他們在2005年至2017年間,每兩年都要回答一次飲食問卷調查。而在2019年時,這些參與者中有約821人被診斷出患有2型糖尿病。
在統計完所有資料後,發現那些攝取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和麥芽糖量最高的人,在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反而比較低。其中以葡萄糖和果糖最明顯:每天攝取超過15%卡路里來自葡萄糖或果糖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例分別比攝取量最低者低了21%和25%。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是因為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被細胞有效利用,進而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長期來說,高血糖會對人體各個器官造成傷害,包括眼睛、心臟、腎臟、神經系統等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180萬人死於與高血壓有關的併發症。而臺灣地區也有超過200萬人罹患此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且每年都還會有2-3萬人因此而死亡。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並且提早預防。
如何選擇健康的糖源?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目前醫學上並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是可以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藥物治療等方式來控制血糖,讓病情不會惡化。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的人,你可以透過以下的方式來選擇健康的糖源:
1. 選擇天然的糖源
天然的糖源指的是水果、蔬菜中所含有的果糖、葡萄糖,或是乳製品中所含有的乳糖。這些天然的食物中除了含有單純的碳水化合物外,還同時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與代謝這些碳水化合物。
2. 選擇低GI值的食物
GI值(Glycemic Index)又稱升糖指數,是用來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在攝取後對血糖產生影響程度。GI值越高代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越容易被吸收與代謝,因此會使得血糖迅速升高;相反地,GI值越低代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越不容易被吸收與代謝,因此會使得血糖升高的速度變慢。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大家選擇低GI值的食物作為主要攝取來源。但是如果你想要吃高GI值的食物時,可以嘗試跟其他低GI值的食物一起攝取,例如:白米飯+青菜絲湯、土司+雞胸肉等等。
3. 適量攝取
無論你吃什麼東西都要注意攝取量。雖然天然的食材中所含有的果糖、葡萄糖、乳糖都比較容易被身體吸收與代謝,但是如果你一次吃太多也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
飲食建議:平衡攝取各類糖分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的限制,並不是完全不能吃糖,而是要達到平衡攝取各類糖分,避免血糖值忽高忽低的波動。一般來說,每天的總熱量中,50-60%來自碳水化合物、10-20%來自蛋白質、25-30%來自脂肪,才能達到平衡的飲食。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參考以下飲食建議:
1. 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但是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會影響血糖值的變化。例如:複雜碳水化合物(全穀類、根莖類、豆類)會比單純碳水化合物(白米、白麵包、白粉)好一點,因此可以多攝取複雜碳水化合物。
2. 限制單純碳水化合物
單純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體吸收,進而使血糖值快速上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盡量減少單純碳水化合物的攝取。
3. 適量攝取脂肪
雖然脂肪含有高熱量,但是它也是人體必須的能量來源之一。因此在每天的飲食中,也要適當地攝取一些脂肪。
4. 適量攝取蛋白質
蛋白質對於人體來說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適當地攝取一些蛋白質。但是如果你有腎臟相關的問題或者高尿酸血癥等問題時,就需要注意一下蛋白質的攝取。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顯示某種糖的攝取量與糖尿病風險呈負相關,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糖對健康的影響。要選擇健康的糖源,我們應該注意平衡攝取各類糖分,避免過度攝取任何一種糖類。透過合理飲食,我們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風險,讓身體保持健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讀者更深入瞭解糖尿病議題,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免責聲明
健康知匯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