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許多人每天都會選擇享用的飲品之一,然而你可知道,咖啡中可能存在一種叫做黃麴毒素的有害物質?本文將揭開這個隱藏在咖啡中的神秘面紗,探討黃麴毒素的來源、影響以及如何安全享用咖啡。
為何咖啡中會產生黃麴毒素?
咖啡豆是由咖啡樹果實中的種子經過烘焙而成,而黃麴黴菌則是一種常見的真菌,它會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並且會產生一種叫做「黃麴毒素」的有毒物質。因此,只要咖啡豆在採收、烘焙、儲存或加工過程中受到黴菌汙染,就有可能產生黃麴毒素。
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達到攝氏180度以上,就能夠將咖啡豆中的黴菌完全殺死。因此,咖啡豆中產生黃麴毒素的機率相對來說比較低。
黃麴毒素如何影響咖啡品質?
黃麴毒素是一種由黴菌產生的有毒物質,當咖啡豆在生長、採收、加工、儲存等過程中,受到黴菌的汙染,就會產生黃麴毒素。而且不同的黴菌會產生不同的黃麴毒素,像是青黴素會產生青黴毒素,而麥角黴則會產生麥角毒素。
在咖啡中最常見的黴菌就是麥角黴,它會在咖啡豆上形成一層白色絨毛狀物質,這些絨毛就是由麥角黴所產生的孢子組成。如果沖泡時沒有將這些絨毛完全清除,那我們喝下肚的就會是含有大量黃麴毒素的咖啡。
當我們喝下這些含有黃麴毒素的咖啡時,身體就會吸收到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人體無法將這些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只能藉由肝臟進行解毒,但長期飲用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或飲品,還是會對肝臟造成負擔。
暴露於黃麴毒素的危害有哪些?
黃麴毒素的危害主要是因為它的致癌性,當人體長期暴露於黃麴毒素時,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像是:
- 肝臟損傷
- 免疫力下降
- 腎臟損傷
- 神經系統受損
- 生殖系統受損
- 心血管系統受損
如何確保飲用咖啡的安全性?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都會飲用的飲料,但是你知道如何確保飲用咖啡的安全性嗎?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黃麴毒素的來源主要是因為咖啡豆在種植、採收、處理、儲存等過程中,受到黴菌的汙染。因此,要確保飲用咖啡的安全性,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咖啡豆受到黴菌汙染。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確保咖啡豆不會受到黴菌汙染呢?
1. 選擇正規通路購買咖啡豆
如果你是一位愛好者,經常會自己在家沖泡手沖或義式咖啡,那麼建議你可以選擇正規通路購買咖啡豆。因為正規通路的咖啡豆,在種植、採收、處理、儲存等過程中,都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與監督,相對來說比較不容易受到黴菌汙染。
2. 注意購買日期
無論是在超商或是專賣店購買咖啡包或即溶咖啡,都應該要注意購買日期。如果發現有些產品已經超過有效期限,就不要再購買回家飲用了。
3. 儘量不要喝剩下的冷掉的咖啡
如果你是一位喜歡外帶杯裝咖啡喝的人,那麼建議你盡量不要喝剩下冷掉的咖啡。因為冷卻後的咖啡容易受到空氣中細菌或黴菌汙染,而且也不太好喝。
4. 儘量不要加入其他配料
如果你是一位愛加奶精、糖漿或其他配料的人,那麼建議你可以考慮改變一下自己的口味。因為這些配料本身也有可能受到黴菌汙染,如果再加入另外一種可能受到黴菌汙染的食材當中,就會增加感染黃麴毒素的風險。
教授分享的咖啡防範黃麴毒素的小貼士
在咖啡中,黃麴毒素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咖啡豆本身,另一個是在咖啡生產過程中。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來防範黃麴毒素的產生。
1. 咖啡豆本身
首先,我們要確保咖啡豆本身是安全的。因為黃麴菌在潮濕環境下容易生長,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 選購時注意咖啡豆是否有發黴跡象
- 選購時注意咖啡豆是否有異味
- 選購時注意咖啡豆是否有蟲蛀
如果你是自己磨豆泡咖啡的人,那麼你就要特別注意磨豆機的清潔。因為磨豆機在使用時會產生摩擦力,而摩擦力會讓空氣中的灰塵、黴菌、黴菌等等附著在磨盤上。
而且這些東西不容易被人眼看到,如果你沒有定期清理磨豆機,那麼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咖啡粉一起進入你的杯子裡。
2. 咖啡生產過程
其次,我們要確保咖啡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黃麴毒素。而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溫度和濕度。
- 溫度:黃麴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介於25-30℃之間。因此,在這個溫度範圍內,只要給予足夠的水分和氧氣,它就能快速地繁殖。
- 濕度:黃麴菌對水分要求比較高,大約在80%以上。如果空氣中的水分太高或是儲存方式不當(例如:密封性不佳),都容易讓黃麴菌滋長。
因此,在儲存或是製作咖啡時,都要特別注意這兩項指標。如果你是自己研磨泡咖啡的人,那麼你就要特別注意儲存方式。
- 盡量將未使用完的咖啡粉放入密封罐中
- 不要將未使用完的咖啡粉放置陽光直射處
透過本文的探討,我們瞭解到咖啡中的黃麴毒素可能來自於不當的儲存或處理過程,並且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為了確保飲用咖啡的安全性,我們需要注意咖啡的儲存方法、選擇可靠的咖啡豆來源等。此外,咖啡愛好者也可以從專家分享的小貼士中學習,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來預防黃麴毒素的產生。讓我們一起追隨這些方法,享受健康又美味的咖啡時光吧!
免責聲明
健康知匯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