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將探討在飲食觀念多元的當下,全肉飲食與碳水化合物之間的關係。從專家觀點到醫師個人經驗,將深入討論這兩種飲食方式的優缺點以及轉變過程。透過解構傳統觀念和重新認識飲食均衡,期望能帶給讀者更多思考與啟發。
從全肉飲食走向碳水化合物:專家觀點
全肉飲食和生酮飲食在網路上已經流行了好一陣子,許多人也因此開始嘗試,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這兩種飲食方式都是屬於極端的飲食方式,並不適合長期使用。全肉飲食和生酮飲食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都非常低,全肉飲食甚至連蔬菜都不吃,只吃純肉類,而生酮則是要透過高脂、中蛋白質的攝取來達到生酮狀態。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全肉醫師和生酮教父的觀點,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放下肉食!全肉醫師和生酮教父如何轉向碳水化合物?」。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從全肉飲食走向碳水化合物:專家觀點」。那麼什麼是「從全肉飲食走向碳水化合物」?
什麼是「從全肉飲食走向碳水化合物」?
「從全肉飲食走向碳水化合物」指的就是當你已經嘗試過極端的全肉或生酮後,發現自己無法長期堅持或者身體出現問題時,你會開始思考如何找到一個更加平衡健康的方法。這時候你可能會開始嘗試增加蔬果、穀類、堅果等等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天然植物性原料。
由於大部分人在嘗試全肉或生酮之前都曾經接觸過一般均衡的三大主要營養素: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因此當他們再次回到均衡的三大主要營養素時,他們會更容易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並且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方法。
健康益處背後:解構全肉飲食傳統觀念
全肉飲食的傳統觀念,大多來自於西方國家,像是美國、加拿大等等。在這些國家,肉類的價格相對便宜,因此人們習慣以肉類為主食。但是在臺灣,肉類的價格相對較高,因此我們習慣以蔬菜、米飯、麵食為主飤。
不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到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再加上近年來生酮減重法、全肉飲食法等等健康減重法開始流行,讓更多人開始嘗試以肉類為主食。
但是全肉飲食真的有那麼健康嗎?如果你仔細閱讀前面兩篇文章,你會發現全肉飲食也有它的缺點。因此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好處,就馬上跳入全肉餐盤中。我們必須要了解全肉餐盤背後的科學原理與優缺點後,再決定是否適合自己。
探索碳水化合物:重新認識飲食均衡
探索碳水化合物:重新認識飲食均衡
為了更好地瞭解碳水化合物,我們將其分為三個主要類別:
- 單醣:也稱為單醣,是由一個單一的分子組成的碳水化合物。它們通常被認為是最基本的碳水化合物,因為它們是身體能夠立即使用的能量來源。單醣可以在蜂蜜、水果和蔬菜中找到。
- 雙醣:雙醣由兩個單醣分子組成,通常是葡萄糖和果糖。這些碳水化合物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被身體吸收,因此它們提供了更持久的能量來源。雙醣可以在牛奶、優格和甜點中找到。
- 多醣:多醣由三個或更多的單醣分子組成。這些碳水化合物需要最長的時間才能被身體吸收,因此它們提供了最持久的能量來源。多醣可以在穀物、豆類和根莖蔬菜中找到。
醫師自身經驗:從肉食轉向碳水的轉變之路
醫師自身經驗:從肉食轉向碳水的轉變之路
在這個部落格中,我們也曾經提到過一些醫師的自身經驗,像是:「生酮飲食-我為什麼挑臺灣1大就楷楷並走」、「碳水大師-梧威衡飲食」,這次我們要介紹的是一位全肉食醫師和生酮飲食教父如何轉向碳水化合物?
這位醫師的名字叫做Paul Saladino,他是一位全肉食醫師,也是《The Carnivore Code》這本書的作者。Paul Saladino在2018年開始接觸生酮飲食,並且在2019年開始實行全肉食。他認為全肉食對於人體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在2020年時他開始有些不適感,因此決定停止全肉食,並且開始嘗試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
Paul Saladino在2020年時開始嘗試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但是他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包括:腸胃不適、皮膚出現問題、精神不好等等。因此他決定重新回到全肉食,但是這次他改變了一點:他開始嘗試吃較多的內臟和蔬菜。
Paul Saladino在2020年時開始嘗試吃較多的內臟和蔬菜,並且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明顯改善。因此他認為全肉食對於人體來說還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想要嘗試其他東西也可以,只要你能夠控制住自己就好。
營養專家觀點:摒棄極端,以均衡飲食追求健康
營養專家們認為,不應該過度追求一種飲食方式,像是全肉食或是生酮飲食,而是應該以均衡飲食為主,適量攝取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為每一種飲食方式都會有它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你只吃肉類,那你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就會不足;如果你只吃生酮飲食,那你的蛋白質攝取就會不足。所以營養專家們認為,應該以均衡飲食為主,並且適量攝取各種營養素。
總結來說,飲食的選擇因人而異,並非一刀切的結論。從專家的建議到個人的體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況和需求。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身體傾聽,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無論是全肉飲食還是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飲食,都應該以均衡營養為目標,追求健康生活。
免責聲明
健康知匯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前往醫院尋求醫師協助。